注:2020年10月,中国政府安排了“外媒赴藏采访团”前往位于西藏自治区的数个地区进行考察采访,据了解,有11家外媒参加。这篇文章由参加采访团的唯一一家韩国媒体《京乡新闻》特派员朴恩京(音)撰写,记录了当下西藏的现况以及藏人的心声。博主特将其翻译成中文,原稿分为两篇在京乡新闻发表,翻译时合并为一篇。
从北京机场起飞的飞机,经过4个半小时,就来到了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。中国人以“西边的藏宝库”称呼这里为“西藏”。西藏与印度,尼泊尔等国接壤,是军事重地,也拥有丰富的铀,铜,石油等丰富的自然资源,更有极高的环境与文化价值。
在中国政府的招待下,14日至20日,一周的时间内,记者团走进拉萨,日喀则,山南,林芝四座西藏城市进行采访。参加者有英国的路透社,美国的彭博社,俄罗斯的塔斯社,日本的共同社等11家驻华外国新闻机构。韩国媒体当中,《京乡新闻》是唯一一家。
中国政府的公报说,2月中旬以后,西藏自治区仅发生一例新型冠状肺炎病例。西藏的传统建筑杰作布达拉宫里游客热闹非凡,接待前往拉萨市游客的酒店生意兴隆,形形色色的玛尼堆覆盖着五色经幡,沉甸甸回转的转经筒唤醒了西藏宁静的早晨。
然而,一片和平的景象并不是西藏的全部。因为西藏的分离主义运动,中国政府在此实施特别的管制。尤其最近,美国高强度介入西藏的人权,宗教问题,使得这一问题更加敏感和复杂。外国记者前往西藏进行采访和大量的旅行已经事实上不可能了。中国政府为了使得外界了解其脱贫的成绩。经过数年才批准了这一次采访申请。
(布达拉宫前站岗的军警 朴恩京摄/京乡新闻)
探寻争议之地的现场
19日,我们访问了西藏的职业技术学校。位于林芝巴宜区的这所学校,是西藏12个职业学校中的一个。最近,西藏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因其不好的名声,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。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去年九月的报告说,有50万西藏农牧民,在2020年1月至7月之间,接受强制性的军事化的训练,传统的农牧民变成了工厂的劳动者。据报告说,培训的科目包括“业务规范,汉语,业务理论”。
当时,中国政府辩解称“对农村劳动者的再教育,是缓和贫困问题的政策”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强调“年内解决极端贫困的问题”,因此贯彻了这个政策。
带着这个问题,该学校透过京乡新闻第一次公开了内部的情况。首先从面积来看,该校的占地面积就使得参观者感到压力。教室和宿舍的占地面积达13800平方米。从去年秋天到现在,为了扩建这所学校,财政资金投入了5400万元人民币。现在,这所学校可以收容4000人进行大规模教育。
赖映浩校长说“今年秋季登记入学的学生,一共有2191人,其中,藏人学生有2177人,占99%”。这所学校的教育体系与韩国的“特性化高等学校”(韩语的“高等学校”的意思是高中,译者注)类似。为因应林芝市观光产业的服务业人才需求,在此开设集中培训学校。开设的科目有观光产业,文化艺术,汽车等11大类。
(林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生向外媒记者展示中国茶艺 朴恩京摄/京乡新闻)
是强制的吗?
与学生的交谈中,他们强调是自愿入学的。入学之后,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得以提高。在教室里学习咖啡技艺的18岁学生噶玛斯多说“通过学校考试后,我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导游。入学之前我只能和父母用藏语对话,入学后,我的普通话水平大大提高。”记者了解到,汉语教学时间每周15个小时,而藏语教学时间是每周2小时。学生在宿舍住宿,24小时处于学校的管理之下。西藏的农牧民子女,通过学校教育,成为旅游服务业的从业者。
中国也对西藏农牧民实行短期教育,除了民宿经营,观光产业,汽车,电脑技术也成为他们就业的领域。在这个过程中,由于(脱贫)指标制度,我们记者提出了是否强制实行教育的疑惑。
李文琼书记说“在全部项目中,入学的学生都不是强制,而是自愿的。自愿的学生很多,没必要进行动员。”一部分学生说“他们前往山东省学习过三个月的电焊技术,然后回来的”。回来之后,他们即将前往川藏铁路的建设工地。政府工作人员说“迄今为止,受到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累计达到60万人,占全体人口(350万人)的17%”。
也许脱贫了
中国明确了今年年末把农村贫困人口降低到0的任务。西藏是中国内部深度贫困地区(三区三州)之中,唯一的省一级区域。西藏能否成功脱贫,关乎着中国脱贫任务的成败。中国政府为实现脱贫,对农牧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,实行职业技能培训。
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中学三年级学生索朗旺姆一家,因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,全家搬迁到海拔低的地方。曾经在山上放牧的父母也改变了职业,父亲成了保安,母亲成了保洁员。堆龙德庆的波玛村,是农村人口向拉萨市迁移定居而形成的定居村之一。自2016年100个家庭403人迁入以来,现在已经增加到544个家庭1762人。村民的劳动方式,从以农业为中心的变为以产业化集体化的工业式劳动方式。
然而,这一过程是自发的吗?藏人的语言,宗教,历史,文化和生活习惯和中国主流民族汉族不一样。藏人在巨大的生活变化下,对自身固有的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的保存十分重视。以”脱贫“的名义下,中国政府实施的政策,对一些藏人来说是身份认同的伤害。特别是,青藏铁路的开通和观光产业的发展使西藏文化蒙受伤害的疑惑,以前就有。与西藏观光产业和铁道建设相关联的职业技术学校的疑惑,难道是偶然吗?
(西藏扎什伦布寺前转经朝佛的信众 朴恩京摄/京乡新闻)
以住房、就业、升职为胡萝卜,肃清藏传佛教影响
18日,记者参访了西藏第二大城市扎什伦布寺,早晨时刻,穿着西藏传统服饰的数十个佛教信徒向寺院五体投地叩拜,问一名中年女性在祈祷什么,回道”孩子的幸福“。在藏语中,扎什伦布寺意为“吉祥须弥寺”。
对于藏人来说,佛教既是信仰也是生活。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书说,藏人中91%的人信仰佛教,然而,中国1951年与西藏签署《17条协议》使西藏并入中国以来,西藏的佛教急剧衰落。藏传佛教在中共的严密控制下被推进着”宗教中国化“政策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此前的8月29日于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表示”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,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“。
实际上,中国的宗教是实行阶段性地,精心地管理。特别是对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有关的痕迹进行消除,是进行了相当多的工作。14世达赖喇嘛于1959年西藏抗暴失败后,前往印度达兰萨拉成立西藏流亡政府,进行非暴力的独立运动。然而中国政府指责他是”分裂主义者“。
记者于当地见到的藏人,与他们一谈到达赖喇嘛,他们就感到不安,都说不了解。在日喀则见到的一名女性说”关于达赖喇嘛,我不知道,我父母知道”。西藏自治区拉萨至日喀则的高速公路旁的大型看板上写着“十四世达赖是图谋'西藏独立'分裂主义政治集团的总头子,是披着宗教外衣祸藏乱教的政客”。
中国当局声称保障宗教信仰的自由,现场的党干部说“正常的宗教活动是许可的”。然而,这只是容许个人层面的宗教信仰,对大规模的宗教活动是严格的限制。而且,当局以经济利益制定间接性的反宗教政策,
拉萨当雄县一位村书记说“我们没有强迫信仰浓厚的信徒放弃宗教信仰”,“然而由于党的政策带来的经济上的恩惠,例如分配住房,我一再向村民们宣讲,解释”。该村庄在中国的脱贫政策下,在2017年,有683名从海拔4000米以上区域迁入的村民生活。住宅和迁移费用都是中国政府承担,通过经济的融合政策,弱化民众的佛教信仰。
因为入党能带来就业升职的恩惠,这一政策对藏人来说起到了脱离宗教信仰的效果。在日喀则一家工厂上班的琼说“在大学入学之前,他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。大学里禁止一切宗教活动,在学校里他决定入党,入党对就业有帮助,于是他远离了宗教。共产党员严格禁止宗教活动,琼的父母都放弃了宗教入党。他说”考虑到将来,有个信仰的心的话就好了“。
在林芝见到的一位女性说”以前党员进行秘密宗教活动,然而因今天的智能手机,这不行了,因为智能设备可以监控你的网络搜索记录,也可能把握你的位置”。她还反问说“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做错了事,失业时能进行宗教活动吗?”,当问及她对藏传佛教未来的看法时,她回答“没办法”。